強化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意識,進一步普及消防知識,提高我司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,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,推動消防工作進程,特制定本計劃。
一.指導思想
通過多渠道培訓,新手段施教,推動各級各部門強化“安全發展”理念,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,提高我司人員消防安全素質,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。
二.培訓前安排
1. 參訓對象:科艦電子有限公司全體員工 總指揮:張某某
2.參訓地點:科艦電子有限公司(操場)
3. 培訓方式:理論授課+實地操作
4.培訓時間:2020年6月29日
三.培訓內容
1.理論知識
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
火災的分類
a. 自然火災:指建筑物或可燃物遭受臺風、地震、雷電等自兢現象侵襲高熱引火成災。特點:無法預防、不可抗拒、而無責任。
b. 過失起火成災:指責任人麻痹大意、不負責任、違反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或機械操作規程,致使物質引燃起火成災。特點:可以預防沒有防止。
c. 故意縱火成災:指敵對勢力或破壞分子乘機放火成災。特點:蓄意破壞、構成放火罪。
預防火災的重要性
火災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,它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燒毀大量物質和建筑物,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事故,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,為了有效和火災做斗爭,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財產生命的安全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》第四章第19條規定: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發現火警的時候,都應迅速準確的報警,并積極參加撲救,起火單位必須及時組織力量,撲救火災?!?/span>
根據火災實驗表明,從起火后至蔓延所需時間為5—7分鐘,隨即轉入最猛烈的燃燒階段,最高溫度可達1000度以上,由此可見,起火后5—7分鐘內是及時撲滅初期火災的最有利時機。這就是提出要“起火單位必須及時組織力量,撲救火災的根本原因”。
組織就是先控制后滅火的戰術原則,堵截包圍、內外夾攻、上下合擊、重點突破、逐步逐片消滅的戰術方法,組織本單位職工完成好報警、滅火、救人、疏散物資、防爆、防塌、排煙、救護、警戒等任務。
滅火器的認識
a.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主要用以撲救固體材料火(A類)、可燃液體火(B類)、可燃氣體火(C類)及一般電器類火災。滅火器因其操作靈活,應用范圍廣泛,其操作方法:應手提滅火器的提把,在距離起火點5米左右處,放下滅火器。在室外使用時,應占據上風方向。使用前,先把滅火器上下顛倒幾次,使筒內干粉松動。內裝式或貯壓式干粉滅火器,應先拔下保險銷,一只手握住噴嘴,另一只手用力壓下壓把,干粉便會從噴嘴噴射出來;外置式干粉滅火器,則一只手握住噴嘴,另一只手提起提環,握住提柄,干粉便會從噴嘴噴射出來。
b. 手提式泡沫滅火器:泡沫滅火器適宜撲滅油類及一般物質的初起火災。使用時,用手握住滅火機的提環,平穩、快捷地提往火場,不要橫扛、橫拿。滅火時,一手握住提環,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邊,將滅火器顛倒過來,噴嘴對準火源,用力搖晃幾下,即可滅火。
c. 二氧化碳滅火器:二氧化碳滅火器適宜撲滅精密儀器、電子設備以及600伏以下的電器初起火災。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有兩種使用方式,即手輪式和鴨嘴式。
d. 手提式“1211”滅火器:“1211”滅火器適宜撲滅油類、儀器及文物檔案等貴重物品的初起火災。使用時,先撕去鋁封,拔去安全保險銷,一手抱住滅火器底部,另一手握住壓把開關,噴嘴對準火源噴射,松開壓把,噴射即停止。
2.消防演練
內容
1. 火場人員疏散引導、和傷員救護演練
2. 滅火器材現場滅火演練
3. 火災事故處理教育及演習
模擬設置
2020年某月某日,2樓成品倉某某在包裝作業時因操作不當電路發生火災,火勢蔓延,引燃車間堆放的易燃品,公司啟動緊急預案組織自救并報119,將火撲滅。
活動以管理部丁某拉響警報為開始,以總指揮管理部張某總結發言結束。
器材準備:干粉滅火器3個,喊話筒1個,大鐵桶1個,木材適量,汽油適量,點燃火把1個,消防水帶1盤,消防水槍1個。
流程如下
1. 警報拉響,所有人員立即行動,低姿下樓統一在操場集合,注意員工疏散時要隨手關閉本崗位電源,距窗戶邊的員工就近關閉窗戶,要保證防火門的關閉。
2. 各部門主管清點人數并進行上報,隨后統一在操場進行實戰滅火演練。
3. 以上流程完成,管理部張龍駿總結發言,結束此次演練。
四.演練結束(宣布)
五.清理現場